世客博8月登場 張善政:會呈現客家「中原發跡」歷史

 
「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」今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即將在桃園登場,市長張善政今早在市政會議上,宣布聘請4位海內外社團顧問。記者朱冠諭/攝影
「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」今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即將在桃園登場,市長張善政今早在市政會議上,宣布聘請4位海內外社團顧問。記者朱冠諭/攝影
「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」今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桃園登場,市府預估參觀人數可達300萬以上人次。市長張善政今天則在市政會議強調,世客博的關鍵字就是「世界」,因此策展內容不能只講台灣,包括客家族群早年從中原發跡後,再移到福建廣東發展的歷史,都會適度呈現。桃園身為全台客家人最多的城市,今年與客委會共同舉辦世客博,活動以「Travel to Tomorrow」為主軸。展區範圍包含2大主展館、8大副展館及17個衛星展館。張善政今早在市政會議上,宣布聘請4位海內外社團顧問,包括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范成連、前立委呂學樟、前桃園縣政府客家局秘書丘尚英與褒忠亭義民中學財團第15屆董事長黃茂實,為世客博提供專業諮詢意見。張善政表示,世客博的關鍵字之一就是「世界」,因此策展內容不能只講台灣,應客觀容納整個客家族群在全世界的發展,包括早年從福建、廣東往外擴散到南洋地區的客家鄉親,他們如何因應各地環境發展出不同特色的客家文化;還有客家族群從中原發跡後,再移到福建廣東發展的歷史等,都會適度呈現。客家局長林昭賢表示,世客博主展區廊帶位於青埔,以機場捷運A17至A19站為核心,並串連老街溪水文流域,規畫客家主展區、人文地景區、企業響應區及多元文化區等4大區域。

另副展館及衛星展館分布於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、新屋農博環境教育園區、崙坪文化地景園區、楊梅故事園區、埔心故事館、桃園光影文化館、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、中平路故事館、中壢藝術館、壢景町、壢小故事森林、中壢光影電影館、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、桃園北區客家會館、臺灣客家茶文化館、桃園市客家文化館、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、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、客家青創孵育基地、龍潭大池、原住民族文化會館、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等。

林昭賢表示,世客博自8月11日至10月15日為期66天,預估參觀人數可達300萬以上人次,參考台北花博經驗,預估其中10%、約30萬人次來自海外,整體活動預計帶動經濟消費20億元,期許透過客家文化讓世界看到台灣,也更認識桃園。

新聞來源

聯合新聞網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4/7092930?from=udn-ch1_breaknews-1-cate3-news